黄釉早起出现在唐代,但当时由于工艺不行纯熟,器物比较粗糙,品质也不稳定,因此以民间运用为主。但到了明清两代,黄釉成为‘皇’专属的釉色,这两朝对于黄色的运用有着十分明确的界定,比如在清,里外黄釉为皇太后、皇后用,里白釉外黄釉为皇贵妃用,黄地绿龙为贵妃用,以下妃子、常在则不许用黄釉瓷器。清代陶瓷艺术家唐英于乾隆时曾奏明皇帝将破损的黄釉器都押运京城处理,以防技能外传,可见黄釉价值不菲。黄釉地轧道粉彩三阳(羊)开泰碗的有序烧制从清代自乾隆朝开始,据《清档》记载,乾隆八年十二月初九日传旨:“交唐英烧造,其碗外面俱烧彩色各色地杖,花样各按时令分别吉利花样,碗内仍照外面花样,俱要青花白地,年节用三羊开泰。”此一成法沿用至晚清光绪年间,清各朝均以乾隆为范本仿效,一直沿用至光绪,今后则少见。因此这是一类具有明显时代特色的瓷器。
图中这套对碗为清光绪官窑器中上好的,口径15厘米,斜弧腹下收,圈足。内壁及底施白釉,莹亮光润,碗心青花双圈内绘三只羊在树下休息,寓意“三羊开泰”,青花圈外饰折枝花卉及石榴、鱼、满意等吉利图案。外壁以黄釉轧道为地,上饰杂花瓶、石榴、满意等杂宝纹,留三个圆形开光,其内分别绘三只羊,或站或卧,姿势各异,与碗心三羊相照应。轧道,又名雕地,宫中称锦上添花,景德镇艺人谓耙花,它先在白胎上均匀施一层色料,如红、黄、紫、胭脂红等,再在色料上用一种状如绣花针的工具拔划出细的凤尾纹,终配以花鸟、山水等图饰或开光图饰。而粉彩轧道工艺便是把粉彩和轧道两种工艺有机结合,形成珠联璧合的惊艳作用。
文章源自:古玩 http://www.yzmacaultd.com/
04-22
艺术品收藏拍卖:老百姓怎样选择收藏项目
在收藏领域中各人皆有,本没有贫贱之分,但在选择收藏品项目上却有着千差万别。有好高骛远者,满脑子都想的是搞到高等藏品好一夜暴富,然而好东西正因为稀罕才值钱,想要寻觅到这种少有品种的概率就如同中彩票。在收藏领域中要想获利就必先学习,要拿出滴水穿石的精神和勇气,持之以恒。从普通东西入手、从残件着眼
03-24
硬分币在古玩市场身价倍增
据了解,纸分币已于2007年4月1日起停止流转,但硬分币却一向未明文规则禁止流转。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找来数枚壹分、贰分和伍分硬币,造访城区数家农贸商场和大型超市,尝试运用硬分币购买产品。在绿化村菜商场一摊位上,记者选择了少许青椒,称重后显示价格为1.9元,记者随后拿出数枚硬分币预备结账。“给一块五就
07-02
文玩:文房四宝砚台收藏有讲究
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台,如今保藏和鉴赏功用已大大超越其实用功用了,那么,作为保藏,首先要看砚台的时代,砚台精品多出于明清两朝,这一点与瓷器较为相似,其商场价值并非越老越值钱。目前来看,商场上价格最高的当属明清两代的砚台。许多保藏者对“清三代”的砚台比较偏好,其保藏价格天然较高。但由于明清两代的古
01-05
以局限的馆藏品标准鉴定文物:是文物界的大问题?
瓷器的真伪鉴定一直是困扰文博界和藏家的大问题,鉴定市场的主体是专家,专家的认知水平是所谓标准器认知量的多少。一些标准器一般是目前的馆藏品,目前形成的瓷器鉴定的定论或学说就是馆藏品这块基石,现在要问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各代官窑瓷器生产了多少?有多少在现在的博物馆中?这是瓷器鉴定认识论中不能回避的,馆藏品所占的权重如果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比重,一切结论岂不是管窥之见,对浩瀚的巨量的中国瓷器将是毁灭性的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