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广义解释为文人的书斋或书房,狭义则专指书写、绘画与读书的文具。文房用器早于隋唐时就逐渐兴盛起来。隋代是我国科举制度的起源时期,随着科举的兴盛,促进了隋唐文人阶层的出现,于是与笔墨情趣不可分离的文房用器大量出现,这些文房用器早超出了笔、墨、纸、砚的范畴。
古人好古,读先贤书,重历史经验,发思古幽情,追求会古通今的乐趣。书画真迹、碑帖原拓、古籍善本自然是书房的珍品,那些文房用具也最好有些古意。
“斋中长桌一,古砚一,旧古铜水注一,旧窑笔格一,斑竹笔筒一,旧窑笔洗一,糊斗一,水中丞一,铜石镇纸一。左置榻床一,榻下滚凳一,床头小几一,上置古铜花尊,或哥窑定瓶一,花时则插花盈瓶,以集香气,闲时置蒲石于上,收朝露以清目。或置鼎炉一,用烧印篆清香。冬置暖砚炉上。壁间挂古琴一,中置几,如吴中云林几式最佳。壁间悬画一,书室中画惟二品,山水为上,花木次,鸟兽人物不与也。”
这是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里描述的书斋陈设,虽有些繁琐,却让我们看到了一间舒适古雅的古代书斋的大概。下面我们也跟大家介绍部分古代文人的案头雅玩,供大家欣赏。
砚:
砚材可分为陶与石两大类,总以发墨而不损笔为尚;宋砚常用澄泥、端石等材质,砚式多为抄手式;明代之后砚台样式更为自由而多样化,并讲究砚盒的制作,而砚身常刻有使用者、收藏者的铭识,益发思古之情。
水盂:
除了笔墨纸砚,文房还有“第五宝”,就是水盂。水盂是古代读书人用于砚池的贮水小罐。水盂置之文案赏心悦目,伴之笔砚彰显文化张力。此物因小巧而雅致,最能体现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故在文玩类的工艺品中,属于品位较高的藏品。
水盂
若无盂盛以水,岂能染墨濡笔,挥毫于缣素耶?
镇纸:
镇纸,又称压尺,顾名思义就是书写时用来压纸,长如直尺形的文具,宋代时已是文人基本的文房配备。
镇纸
印章:
印者,自古以来就是商之凭信,官之权威,文房之清供,墨客之雅玩。印,方寸之间有乾坤,一方印章就是一方天地,它巧妙地将绘画、书法、雕刻等艺术融于一体,生动而又多趣,古朴又不失典雅。
印章的美学价值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印章的艺术美和印章的材质美。印艺之美则可分化成四个部分:印文、印款、印谱以及印饰。
评一方印章的优劣,可以说是一半观其料,一半察其工。古印章大多都有钮饰工艺,而钮工的精粗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古印章的价值。
香炉:
“文房百器,炉为首器。”君子佩玉,文人博古,铜炉取玉之温润,谦谦和悦;常置案头,焚香一柱,秉烛夜读,红袖添香,实乃文房清玩之雅器。
奇石:
奇石,古人称作石玩或玩石,古代文人大多爱石,并“与石为伍”。灵壁石为四大赏石之首,向为文人所钟爱,灵璧石瘦漏皱透,石质坚硬,敲之铿铿然。
古琴:
善琴者通达从容。古人的书房中通常会有古琴,或悬于墙壁,或置于案头。
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4-22
艺术品收藏拍卖:老百姓怎样选择收藏项目
在收藏领域中各人皆有,本没有贫贱之分,但在选择收藏品项目上却有着千差万别。有好高骛远者,满脑子都想的是搞到高等藏品好一夜暴富,然而好东西正因为稀罕才值钱,想要寻觅到这种少有品种的概率就如同中彩票。在收藏领域中要想获利就必先学习,要拿出滴水穿石的精神和勇气,持之以恒。从普通东西入手、从残件着眼
03-24
硬分币在古玩市场身价倍增
据了解,纸分币已于2007年4月1日起停止流转,但硬分币却一向未明文规则禁止流转。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找来数枚壹分、贰分和伍分硬币,造访城区数家农贸商场和大型超市,尝试运用硬分币购买产品。在绿化村菜商场一摊位上,记者选择了少许青椒,称重后显示价格为1.9元,记者随后拿出数枚硬分币预备结账。“给一块五就
07-02
文玩:文房四宝砚台收藏有讲究
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台,如今保藏和鉴赏功用已大大超越其实用功用了,那么,作为保藏,首先要看砚台的时代,砚台精品多出于明清两朝,这一点与瓷器较为相似,其商场价值并非越老越值钱。目前来看,商场上价格最高的当属明清两代的砚台。许多保藏者对“清三代”的砚台比较偏好,其保藏价格天然较高。但由于明清两代的古
01-05
以局限的馆藏品标准鉴定文物:是文物界的大问题?
瓷器的真伪鉴定一直是困扰文博界和藏家的大问题,鉴定市场的主体是专家,专家的认知水平是所谓标准器认知量的多少。一些标准器一般是目前的馆藏品,目前形成的瓷器鉴定的定论或学说就是馆藏品这块基石,现在要问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各代官窑瓷器生产了多少?有多少在现在的博物馆中?这是瓷器鉴定认识论中不能回避的,馆藏品所占的权重如果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比重,一切结论岂不是管窥之见,对浩瀚的巨量的中国瓷器将是毁灭性的灾害!